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女文青变身掌勺大厨:美食就是我的小确幸

    信息发布者:sdqdlxhtd_m85n7whlqhn
    2019-09-09 22:56:39    来源:掌上青岛/青网   转载

    170318 (9)-1 

    “我那时穿一件黑色羽绒服,搬砖搬水泥经常蹭得白一块黑一块的,真的是灰头土脸。”说这话的时候,过午的阳光正好打在姜乃钰的脸上。你很难想像这个穿帆布鞋搭牛仔裤,有着标准文青谈吐的姑娘会曾经担当过装修小工。花上三天时间去擦净吧台上的每一块红砖,只为让砖线变得清晰。

    2012年夏,还不是咖啡一条街的大学路上,姜乃钰和合伙人加菲猫一起,叩开一家家个体小房介的门,陪着笑容拜托:“有好房源请一定联系我们。”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一个月来找餐饮店面的人有十几拨。”他们根本排不上号。

    如今我们知道,那正是青岛旅游业发展异常迅猛的一年。旅游收入高达18.5% 的同比增长率,是2010年至今的七年峰值。

    “当时鱼山路、金口路、莱阳路…青岛临海的老街我们基本都跑遍了。”姜乃钰清晰地记得那时自己的迫切心情,“活像一个房探子。”

    直至近半年后,他们才在湖南路上找到一间二层老屋。位置偏,周围也没有其他商家帮衬人气,因而房租划算不少。不过,这间总计60平米的房子,光地下厨房就占了近一半,对于一个咖啡馆而言着实有些“奢侈”。

    “厨房这么大,不做饭浪费了。”一位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这样劝她。于是喜欢美食的姜乃钰决定改做西餐试试,拜对方为师,两个半月从零基础练到了能大量出菜。房东建议的三年租期,她也一下子加到了五年。

    2013年3月9日,餐馆试营业,在自己26岁生日之前,她不再是国企员工,而正式成为了一个厨子。

    所幸油烟气之中,她喜欢的村上春树还在。

    畅想过无数种店关门的可能

    开张4年,姜乃钰有了一家分店和越来越多的同事。虽然现在的她还不时奔波在老城区之中,但已不再是那个需要天天全勤的“掌勺”了。她有更多的时间处理个人事务,也会偶尔回想起最初的辛苦。

    从学生时代一路乖巧到进入国企,和所有离开体制的人心境相似,两年的工作经历让姜乃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接受不了这种无趣的重复。

    170318 (11)

    青岛小确幸西餐联合创始人、主厨姜乃钰(图/唐婕)

    “每个人对安定的标准不同,有些人因想象不出十年后的自己感到慌张,有些人则是害怕一眼就能看到未来自己什么样,我是后一种。”

    不过,开店有风险,改行需谨慎。临时将做咖啡店的计划变为做西餐,姜乃钰还是低估了其中的难度,操持一个后厨远不像拉一朵咖啡花那么小清新。如今看来,学菜的两个半月反倒是最轻松的一段时光。

    那时刚刚装修完毕的厨房里还留有涂料和木刨花的味道,加菲猫在灶台前支了一台摄像机,将师父手把手教授的每一个步骤记录下来,三天录了40多个G。此后,姜乃钰就在无休的视频回放和扒菜谱中度过,整日与菜刀案板、锅碗瓢盆为伍,年夜饭的桌子上也没少了猪排和意面。

    “我觉得自己应该还算有点儿天分吧,师傅三天教了十多道菜,我基本一遍就能做出八九成味道。”因为采访问题横在眼前,她难得地自我表扬了一下。不过与“努力”相比,姜乃钰觉得自己学厨的灵性还是更适合用来自侃。

    非科班出身让她比大多数同行更有危机感,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大部分被用来研究菜谱,家里港版、台版、外文原版的西餐书籍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四五十本。“女孩子去香港通常都是带服饰和化妆品,而我箱子里塞的都是菜谱。”动辄四五本,十几斤沉,同行的好友没少调侃过她。

    然而,周围人起初的质疑和自己时不时的焦虑,并没有阻止她继续下去。店开了,甚至比计划中的还要早。那也是她盈利的第一天,从此之后,每一天的账面都是赚钱的。

    “其实我是个挺容易担心的人,经常会想店明天开不下去了怎么办。”焦虑没有阻碍姜乃钰开店,可同样,经营上的成功也没有终止她对生意的不安全感。更反差的是,她尽管有着各种关于失败的心理建设,却从未给自己设计过退路。

    “讲英雄主义太可怕了,我不是打算放手一搏、背水一战,但不做这行,我做什么呢?”她的双手平静地放在桌上,它们现在让热油溅一下,几乎已经感觉不到疼痛。

    170318 (21)

    青岛小确幸西餐联合创始人、主厨姜乃钰(图/唐婕)

    或许没想过要第二把刷子的人,有时是因为太热爱一件事。

    一天光熬酱就要近十小时

    把爱好当成职业是需要勇气的,有时你不得不面对它不会让你发达的现实。

    4月是青岛旅游旺季的开始,安徽路和湖南路上开始有外地大巴停留,一口方言的阿叔阿婶们跟随举着小旗的导游畅行在沿海一线,彼时的姜乃钰会拉着塞满食材的小拖车和他们打一个照面。

    “每天6点起床,7点出门,提着小车去南山进货,10点到店。”如同上班族一样规律的日程中,她依旧挤着早高峰的公交车。只是十几斤菜拿在手里,很难自在。“拖车很沉,有时一股劲儿提不上公交车的台阶,司机催起来,真觉得挺尴尬。”而换成打车也没有太多改观,在旅游季,这样的装备和路线,被拒载是很平常的。

    从舒舒服服的办公室到动辄就三十七八度的后厨,姜乃钰嘴上说着很喜欢,但架不住身体很诚实。“一天总共要站十几个小时,从进店直到下午三点吃中饭,屁股才第一次沾凳子。”那段日子里,她的腿常常是水肿的,晚上睡觉都要用枕头垫起来促进血液循环。

    像所有创业者的起步一样,疲惫成为了一种常态。姜乃钰的孤独不是店里客闲时翻一本书打发时间,而是深夜打烊,理账时也理一理自己的辛苦。“我记得有天晚上9点多,我坐在吧台上算流水,数着数着钱就哭了,觉得这钱赚得太辛苦。”但委屈和压力发泄出来,明天她还是会满身油烟地站在灶台前。

    QQ图片20170429070004

    姜乃钰正在摆盘,身后是她的师父。

    因为西餐极其讲究酱料,她每天的一大要务就是熬酱。一个个意大利番茄滚入沸水,去皮去蒂切块,再加上切成丁的胡萝卜、西芹等,一锅酱光备料就要半小时。熬制则需要40分钟,一天熬八锅,“有次甚至忙到晚上12点,父亲不得不打车来接我。”

    而这样制法地道、料又足的酱也的确为她招来了许多粉丝,不少妈妈顾客带孩子来饱餐一顿后,还不忘外带几份酱回家享用。

    “我始终觉得用心烹饪,客人能够感觉得到。”在姜乃钰看来,厨师与食客间不仅是你买我卖的交易关系,还存在着饮食甚至生活方式上的沟通。“好吃、舒服,不用拿腔拿势地摆姿态。”小店的简单定位在招引着与之气味相投的人,她也因此学会了用食物去遭遇和感知不同的人事。

    170318 (25)-1

    有客人在这里从孕妇升级宝妈,当年的孕期营养餐变成了亲子餐;有客人在这里由情侣变成夫妻,每年的结婚纪念日都来回味求婚时的一餐。“你投入了多少,收获了多少,自己和菜品被别人惦念,那个瞬间就是享受的,一切都值得了。”

    钱来得太快 不见得是好事

    “小确幸”诞生的2013年,青岛西餐业还属于两极化的阶段,一面是红屋、爵士这些平价西餐连锁,一面是挂靠于香格里拉、海尔洲际等高星酒店的中高端西餐厅。发展不平衡的业态使得多数消费者对西餐的品味水平比较基础,在未以职业身份进入这一行业前,美食爱好者姜乃钰对此还没有太深切的感触。

    因为在青岛做西餐,大家的进货地很统一。有次,她意外地知道过去常去的一家店和自己是在同个地方拿货,然而自己采购的是动物黄油,对方买的却是化学合成的植物黄油。

    170318 (28)-1

    合伙人加菲猫的随笔集《你好,小确幸》出现在店里的书架上(图/唐婕)

    “很受冲击,原来自己不自知地吃了那么多植物黄油…”这次偶然的内幕发现,让姜乃钰更坚定了用料标准。“说要做有家的味道的餐馆,用料就得扎实,谁家里会拿鸡精兑高汤呢?”

    而这份“保守”也迁移到了她对生意的管理上,尽管合伙人加菲猫是个不操“钱”心的人,保持盈余的账面和充分的自由度也没让姜乃钰失了冷静。她拒绝过二三十万元的注资邀请,没有在客流不息的大商超里开新店,也断了不少人做加盟商的念想。

    “入一笔快钱就意味着更强的盈利性和商业化,我对罔顾品牌的疯狂游资有恐惧,还是想把它做成一个嵌在老城区里的老店。细水长流,就像广东人吃早茶一样,让西餐成为一些青岛人生活状态的一部分。”店里的年轻同事窝在沙发里反复地扫着一个和弦,姜乃钰向窗外看了一眼,院子内的一面矮墙上,一只猫正趴着晒太阳。

    170318 (8)-1

    小确幸的第一家分店开在肥城路上,这里的布置更开阔一些。不忙的时候,一些店员会翻翻书或弹弹吉他(图/唐婕)

    她说自己的确羡慕过万象城里大排长龙的食客,也很佩服身边做微商一年挣三四十万的90后姑娘,但那只是一瞬间,抵不过手执锅铲的亲切。

    信任本身就是一种帮助

    在青岛西餐界里滚出了一身土著气,姜乃钰心里有一份很长的感谢名单。

    因为从未认真地做过推广,入了口碑营销“局”的客人们,不少已经变成了她的朋友,精明的吃货和好老板时常陷入一种相互体贴的美好之中。

    “对美食的热爱让我们统一战线了。”姜乃钰笑言在特别辛苦的时刻,客人给予了自己很大力量。曾经她在微博上感慨,“做甜品削了那么多芒果,我却只能啃核。”结果几天后,她就收到了内含6个上等大芒果的快递。“当看到那些致意‘大厨君’的温暖时,会深感何其幸运和神奇。”

    170318 (18)-1

    青岛小确幸西餐联合创始人、主厨姜乃钰(图/唐婕)

    还有那些有缘撞进店的外地游客,当他们选择旧地重游时,她会觉得自己应该也算是为这座城市增加了一丁点儿吸引力。

    时至今日,市面上乳制品的价格已经涨了三成,小确幸的价单却一如四年前。无法预测的是未来的市场变动,但本心是可以守住的,姜乃钰对客人支持的感激超出了对利润的抱负。“还是尽量别涨价吧,我又不是对物质多有追求的人。”说到底,她始终不想让这门生意太“生意”。

    而如果说对客人是知音相通的感谢,那么对父母、男友和同事则是感谢之中还带着点儿歉疚。有些时候,姜乃钰背负的压力会很“顺畅”地转移到他们身上。

    开店起初,由于低估了客量,店里三个人完全忙不过来。“我妈第二天就来帮忙了,后来采购原料也是和我一起,感觉她的准退休生活都让我给破坏了……”在父亲买下专用的购货车前,母女双双小推车买菜的日子维持了一年多。就像太多的中国父母一样,“他们在你做事前总有各种谨慎的叮嘱和劝导,但当你真投入去做时候,他们会豁上一切支持。”

    与多数人相异的工作时间表,让姜乃钰也少有机会享受日常的浪漫,与男友约一顿饭都甚是艰难,更别说情人节时营造一下仪式感了。那正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之一,“他拿着花进厨房都会被我赶出去。”

    所以真算下来,开店的四年里,和她一起度过最多时间的还是店里的同事。她习惯了培训新员工,因为这行业巨大的流动性。有人熬得过半年训练,上灶出菜,有人三天便累不过,收拾离开。“留下的总是有缘。”最后能一起挤在三十七八度的后厨,衣服上花出一片汗渍的,不只是伙伴,更像是亲人。

    曾经,姜乃钰想过做一份能够放飞自己的职业,如今虽然没能在远行的路上体验生活,但也能在台前灶后结识多样的人与故事,对美食的诚意让她的人生里又多了些审美的角度。不过,当年在国企工作的无聊,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让我认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生活的概念终究是需要人自己去过大的。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